書名:車票去哪裡了?
作者:劉旭恭
你和孩子準備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冒險了嗎?劉旭恭的繪本《車票去哪裡了?》將帶領我們跟著司機先生一起,追逐那張神秘失蹤的車票!這個故事裡有爆笑的情節、意想不到的結局,還有充滿愛與勇氣的溫暖片段,是親子共讀的絕佳選擇!
目錄
內容簡介
閱讀心得
親子共讀技巧
互動環節
討論故事
內容簡介
「車子要開了,大家準備好車票囉!」當司機先生喊完這句話,突然一陣風「呼」地吹過,所有乘客的車票都飛得無影無蹤!司機先生不甘心啊!他決定要追回這些四散的車票,於是這趟原本平凡的旅程,瞬間變成了一場冒險之旅。
在追逐車票的路上,這輛巴士載著各式各樣的乘客——有老爺爺、上班族、帶菜籃的阿嬤、小學生,甚至還有個帶寶寶的媽媽!大家跟隨司機先生,一起從城市一路駛向未知的世界。他們越過高山、懸崖、雪地、海邊,還遇見了仙人、雪怪、海龍王,甚至還意外闖進了賽車場!但車票依然沒找到。最後,在夕陽的映照下,他們發現了車票的蹤跡,靜靜地躺在一棵大樹上。但他們同時也發現,車票已經成了小鳥的棉被!司機先生會怎麼選擇呢?車票還能找回來嗎?這場旅程到底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呢?
閱讀心得
這個故事讓人又笑又感動!司機先生那堅定的眼神,讓人感到滿滿的力量。儘管一路上經歷了各種驚險與挑戰,但司機先生和乘客們始終不言放棄——他們團結一心,共同追逐夢想(也是那張車票),孩子讀完後,不僅笑得合不攏嘴,還會被司機的無私精神所打動。
特別是在故事的結尾,當司機先生看到小鳥們把車票當棉被使用時,選擇溫柔地看著牠們,而不是硬生生拿走。這份愛心和包容,讓人心頭一暖,孩子們也能從中學會尊重與分享的重要。
親子共讀技巧
1. 表情+動作:講故事時「變身」司機先生!
講故事時可以誇張地模仿司機先生在追車票時的「緊張臉」,搭配誇張的手勢,甚至站起來「踩油門」,孩子一定會笑得合不攏嘴!這樣的生動互動,能讓孩子更深入故事,感受那份追逐夢想的堅持。
2. 一起找畫中的小驚喜
劉旭恭的插畫充滿小細節,讓人百看不厭。可以和孩子一起找找看每頁中的小狗!這隻小狗是司機先生的好夥伴,牠在畫面中時隱時現,小狗輕輕的搧著扇子。這種小小的「找碴遊戲」既增加互動感,也能幫助孩子專注。
3. 角色扮演:換孩子當小司機!
讓孩子試著「扮演」司機先生,想像自己開著巴士在追車票。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障礙物,像是沙發、抱枕等,讓孩子駕著想像中的「巴士」穿越險境,這樣的角色扮演不僅有趣,還能增加孩子的理解力。
互動環節
這裡有一些可以讓孩子們動手動腦的小活動,讓這本書變得更有趣!
DIY車票: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一張「專屬車票」吧!準備一些彩紙、貼紙,寫上孩子的名字和旅行目的地,讓孩子想像自己的冒險旅程是去哪裡。
故事延伸:你會選擇哪條路?:可以和孩子設計一張「故事地圖」,畫出不同場景,比如山、海、賽車場、雪地等,然後讓孩子自己選擇接下來的故事發展,比如「如果車票飛到雪地,小司機該怎麼辦?」這種互動延伸,可以讓孩子發揮創意,還能引導他們學會決策。
愛心故事分享:當司機先生看到小鳥用車票當棉被,他選擇讓小鳥們繼續使用,這是一個溫暖的時刻。家長可以藉此機會和孩子討論一些生活中可以幫助他人的例子,比如分享玩具、照顧寵物等,幫助孩子了解愛與分享的美好。
討論故事
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場冒險旅程,也是一次親情與友情的教育,讀完後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一些有趣的問題:
為什麼司機先生要這麼努力地追車票?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「責任感」的概念,了解司機為了乘客負責任,不惜一切努力追回車票。
你覺得司機先生為什麼最後看到小鳥在用車票當棉被時,不選擇拿回?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討論分享與善良,讓孩子理解到,有時候成全別人是一種愛的表現。
如果你是司機先生,你會怎麼做? 問問孩子自己的想法和選擇,看看他們是否也會像故事裡的司機先生一樣充滿善心,這也是引導孩子學會同理心的好機會。
如果你想和孩子一起開啟這場奇妙的巴士冒險,那就趕快來擁有這本《車票去哪裡了?》吧!這不僅僅是一本繪本,而是一場與孩子共度的親子時光,讓孩子在趣味的故事裡體會愛與堅持的力量。還等什麼?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故事之旅,我們一起追車票去吧!